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2日电(刘鸿鹤 李妍 张健 卢勇龙)据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铁四局消息:4月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结束,由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承建的徐州地铁6号线汪庄车辆段项目综合楼结构顺利封顶,这也标志着综合楼正式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徐州汪庄车辆段项目位于徐州铜山区,奎河以东,湘江路以南,车辆段项目两层盖体建筑面积约22.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综合楼、运用库、检修库、物资总库、工程车库、洗车库、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污水处理站、蓄电池间、特种物品库、在线监测房及辅助用房等工程,建设工期1003天。目前开累完成承台1434个、结构柱2083根、盖板15万平方米。本次浇筑的综合楼面积1.17万平方米,浇筑混凝土约6354方。
奋楫争先 施工大干保进度
(资料图片)
据施工方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汪庄车辆段项目经理曹瑞雪介绍“自2022年6月份进入上盖结构施工以来,项目全面掀起施工大干潮,10月份劳动力达到峰值,当月浇筑上盖板3.67万平方米,完成产值1.2亿元,2022年12月31日提前10天完成50%上盖结构的节点目标,2022年累计完成产值9.6亿元,位居中铁四局非铁路项目第4名。”
2021年10月31日,汪庄车辆段首根钻孔桩开钻,标志着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自项目启动以来,各参建单位先后克服疫情形势严峻、环保压力大、工作面不连续等诸多困难,昼夜加班研究工程推进措施,逐一解决施工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在过程中不断致力于施工方案的科学优化,大力推进智慧工地、绿色工地建设,坚持样板引路,狠抓过程管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不断掀起大干热潮,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2022年10月,汪庄车辆段项目工地上一片大干景象,40余名管理人员、1500余名劳务工人坚守在岗位上,50台混凝土运输车、22台大型起重机在紧张地进行施工,施工热潮到达最高峰值。
2022年春节期间,正赶施工难题集中、工期紧张,为抢抓工程进度,实现工程高标准、高效率推进,项目部分管理人员选择春节期间值守岗位,和近200名工友们一起攻坚关键节点。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汪庄车辆段项目副经理张勇说“工作以来,有很多个节日没能陪在家人身边了,但我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应当坚守自己的岗位,以自己的行动推进项目高品质履约,这也是我们许许多多建设者心中的共同信念。”进入一季度以来,现场1100多名建设者,戮力同心,全力以赴掀起施工生产新高潮,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矢志创新 奋力攻坚克难关
“徐州汪庄车辆段项目盖体内框架柱数量多,框架柱相对标高为8.95米,人工水管冲水养护对水压要求高,高温天气使得柱表面不能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给养护监督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项目盖体内框架柱达2648根,传统的人工浇水养护会导致一些养护人员有意或无意的偷工行为,很容易造成后续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这成了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汪庄车辆段项目副总工牛得良的一大心病。
为保障框架柱养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牛得良带领项目工程技术部门成立了攻坚小组,开始了探索。经过多方面现场尝试、摸索,攻坚小组“发明”了“框架柱水桶滴灌养护法”,采用现场容易运输并且尺寸匹配的塑料水箱放到浇筑完成的柱顶,底部安装阀门,用以控制水流大小,并在阀门前安装滤网用来过滤水中的杂质,运用高位水箱产生的自然水压力使养护用水在滴管中流动,通过预留在滴管上的流出孔渗透到土工布,形成封闭的适用于混凝土养护的潮湿环境。
牛得良表示“滴灌养护这种方法对混凝土表面湿润的保持是持续的、均匀的,真正达到了不间断施水的混凝土养护要求。因滴灌节水保湿养护系统保湿保温并重,覆盖了土工布,这样既避免了阳光直射和风沙过大使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太快而形成干缩裂缝,又防止了白天升温过高、夜间降温收缩产生龟裂,有效抑制了微裂缝的产生,从而达到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效果。”
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汪庄车辆段项目工程部长代成成说道“在项目实际生产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项目攻坚小组凭借创新精神,相继研发了柱插筋采用水泥浆与套管组合防锈、框架柱水桶滴灌养护、桩头环切工艺、框架柱二维码信息化管理标识等方法,切实为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汪庄车辆段项目是徐州地铁6号线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车站与上盖将无缝衔接,形成站、场、城一体的TOD城市综合体,并联系铜山区、新城区及高铁东站,串联了大型客流集散点,对于完善徐州市轨道交通骨架网、拓展城市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将持续推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改善高铁徐州东站集疏运条件。(完)
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